5月20日,会理市小黑箐镇白沙村热闹非凡,来自四面八方的游客欢聚一起,共庆一年一度的祭龙节。
上午九点,迎宾环节,身着彝族盛装的姑娘们亮嗓开唱,直到客人把一碗甘醇芳香的米酒全部喝下肚里,方能进村。喝完美酒紧接着就是快乐游戏筛糠。村子里的姑娘小伙们一旦“看上”哪个游客,便心有灵犀的蜂拥而上,将客人凌空架起,前后猛甩荡秋千,现场呼喊连天、笑声不断,独特的迎客方式,表达的是对远方来客满满的祝福。
中午1点,祭龙节正式开始时,在主持人的一声令下,几个壮年男子将一头猪抬起,一路鼓乐欢声走向祭龙台。其间,白沙村村民用一场精彩的民俗舞台剧,全面展示了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白沙村浓郁的民族特色和民俗风情。随着主持人宣布展演结束的话音刚落,早在一旁“虎视眈眈”等待泼水的群众以掩耳不及迅雷之势泼出了第一盆水,全场人的激情瞬间被点燃,大家相互泼水祝福、嬉戏狂欢。
会理市小黑箐村白沙村村民曲木阿依:“我觉得今年非常的隆重,非常的热闹。这一次的人流量比以往的人流量大得多,来参加的人也很多,所以我希望我们的祭龙节能够办得越来越好。”
近年来,会理市坚持农文旅融合发展,大力发展乡村旅游业,在会理古城文化、红色文化的带动下,白沙村的民族特色文化也逐渐被大家熟知,乡村旅游业逐渐爆红,每年的火把节、祭龙节等节日都吸引了众多游客。
会理市小黑箐镇党委副书记、镇长吴建华:“今天我们举办祭龙节是相当成功的。来自州内和州外的游客今天突破了1万人,很多游客来了以后都感觉到这里空气清新、环境优美、民俗文化浓郁的一个小镇,所以他们体验感很强。”
吴建华表示,下一步小黑箐镇白沙村将充分利用好彝族长号、嘀脚舞两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彝族刺绣、祭龙节和南诏故宫文化三项非物质文化遗产,大力改善旅游基础设施,做好农文旅篇章,不断的增加群众的收入。
记者:杨秀 陈锐 会理融媒